2023 年 VR/AR 市場有望再次活躍 歐菲光等產業鏈加碼布局迎發展契機
2023 年 VR/AR 市場有望再次活躍 歐菲光等產業鏈加碼布局迎發展契機[詳情]
四季度是我國外貿傳統旺季,不過,今年受多種因素影響,外貿遭遇了“旺季不旺”的情況。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孫曉日前表示,我國外貿企業面臨外需走弱、成本上升、風險加大等多重挑戰,訂單不足的問題尤為突出,進入四季度,外貿進出口進一步承壓。[詳情]
在全球經濟因地緣政治緊張、通貨膨脹高企、供應鏈危機等因素而深陷衰退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也面臨一些挑戰和下行壓力,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始終是全球繁榮發展的正能量。[詳情]
專訪施耐德電氣數字能源服務部總經理楊平: 挖掘數據價值,以服務支撐數字化落地,助力雙碳可持續
9月1日,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本屆服貿會年度主題聚焦“服務合作促發展 綠色創新迎未來”,圍繞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全球能源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攜可持續“一體兩翼”成果重磅亮相,分享了如何以“數字化”和“服務”賦能產業鏈減碳,助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整體思路,挖掘數字化的價值,以服務助力雙碳目標,促進可持續發展。[詳情]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機器人技術發展創新前景巨大
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就醫療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發展前景、行業協同創新、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等問題接受了智匯記者的采訪。[詳情]
8月20日上午,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開幕式并參加啟動儀式,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金壯龍,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張玉卓,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何塞·維埃拉代表國際支持機構以線上形式參與開幕式并通過視頻致辭。開幕式由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靳偉主持。[詳情]
匯智能傳感 創智造泰達——第六屆世界智能大會智能制造高峰論壇見云端!
“HI,大家好,我是泰小達,我來自中國天津美麗的濱城,接下來由我帶領大家開啟一段智能制造盛宴之旅。有請我的搭檔主持人張麗君女士?!碧摂M主持人泰小達與天津電視臺主持人張麗君互動開場,將虛擬與現實融為一體。元宇宙、智能傳感交互、云端虛擬演播廳,新技術、新應用不斷在智能制造高峰論壇呈現。[詳情]
廠房內不再是燈火通明,機器在閃爍的綠燈中運行,從自動上料、零件加工、智能補正、自動檢測到產品下線,整個生產流程全部無人化操作。這是記者近日在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工業富聯)深圳園區看到的一幕。[詳情]
6月9日消息,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人工智能科技支撐專項項目發布,共5大方向,了解到方向5為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基礎技術研究,研究目標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研發,為自動駕駛研究提供基礎軟硬件支撐環境,培育自動駕駛技術創新生態。[詳情]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稱,2021年,全球純電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總銷量達到660萬輛,同比翻倍。在全球各國強力的政策支持以及汽車企業不斷推出的新車型帶動下,今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期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詳情]
在18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海關副關長柳波宣布,上海海關將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重點產業開通全產業鏈“綠色通道”,將相關便利化措施的惠及范圍從重點企業擴大至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商品覆蓋面從制成品擴大至原材料、中間品及相關制造設備。[詳情]
傳感器作為連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一般包含傳感單元、計算單元和接口單元。傳感單元負責信號采集;計算單元則根據嵌入式軟件算法,對傳感單元輸入的電信號進行處理,以輸出具有物理意義的測量信息;最后通過接口單元與其他裝臵進行通信。根據具體應用場景的不同需要,傳感器還可集成其他零部件,不斷延伸傳統傳感器的功能。[詳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人5月17日在“2022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宣布,我國目前已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的國家。[詳情]
期,由科遠智慧承建的“廣東華廈陽西電廠SIS系統”項目成功投運。該項目實現了對現有6臺機組的廠級監控全覆蓋,其中#5、#6機組為全球首臺(套)124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火力發電機組,是目前全球單軸全速單機容量最大的火電機組。[詳情]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輻射范圍與影響程度日新月異,制造業發展更趨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材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建設、重大工程設施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礎支撐,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亟需實現更高質量、高效能、高環保的智造轉型。通過智能制造技術創新行動,形成一批系統解決方案,也是《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的重點任務之一。[詳情]